Fehn

世上歡愉不過轉瞬一夢。

 

文學基礎一百答(節錄)

最近想整理一下以前寫過的基礎教學帖。暫存。


14. 作者-文本-讀者

「詮釋學在德國最近的發展稱為「接受美學」或「接受理論」……我們可以把現代文學理論很粗略地分為三個階段:專門研究作者(浪漫主義和十九世紀);專注於文本(新批評),以及最近幾年朝向讀者的明顯轉向。在這三者之中,讀者始終最受冷落。」-T. Eagleton:《文學理論導讀》。頁97。

讓我想想,這塊該怎麼說呢......簡單來說,在作者-文本-讀者這三者關聯之間,原本高高在上的作者早已被拉下神壇。這個身份不再意味著解讀自身作品時的無上權威或唯一標準了。現代文學理論家並不吃這套,目前看來也並沒有走回十九世紀以前的趨勢。

作者-文本-讀者,這麼並列就表示著他們在概念上是平行而非有上下之分。尤其是一直不受重視的”讀者”這塊,現在也遭視為與”作者”一樣重要;這裡說的是研究領域中的概念,不是單指個人,也不是可套用到一切範疇的概念。

僅是稍微提醒一下,理解力差的人也別得意洋洋跑街上逢人便說:”我和屠格涅夫一樣!”。抱歉,差遠了。

以前我們談文學作品,傳統上關注的是作者-文本。即作者生平經歷過什麼,他的宗教信仰,他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還有在什麼狀態下來書寫這部作品,他在文本中想表達什麼,他受到哪些人影響。文本就是作者的孩子,我們聽擁有者說話。相較之下,讀者怎麼想的就是渣渣,可略過不提。

而在現代文學研究裡,研究者或純就文本內部分析,無視作者生平經歷身份等要素,如新批評(New Criticism)那票學者,又或接受美學所強調的面向讀者,研究一作品發表後所引起的迴響,分析可能的成因,以及它的接受史,再如解構主義,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那句著名的「作者已死」(Death of the author),都說明了作者觀點駕馭在一切其作品解讀之上的時代已經遠遠過去了。

簡單來說,作品一但書寫完成即脫離了作者,就像孩子離開父母,當視為獨立的個體。作者該退居幕後,不再具有某種官方性質的權威,他的意見僅代表他個人的意見,與研究者的分析以及讀者的解讀皆屬同個階層。而現代的研究者更為關注的是文本本身蘊含的意義,研究當中的符號與元素,而非從作者與文本的關係出發,探討其生成史或者精神思想。

至於偏向讀者的理論,重視的即是文本-讀者之間的關係。一部作品要先要得到群眾的閱讀,引起一定程度的迴響,才有被討論的價值。甚至,就是先遭到閱讀,它才有了意義。而讀者對文學文本的理解和詮釋則又賦予其新的意涵。所以讀者這塊,在這些理論研究中位處核心。

簡述起來大概是這樣的情形。但你說哪種好?也未有絕對性的定見。如果真有一種能擺出來讓大家滿意,自然沒有其它學說。但這太不可能了,不同主義就跟不同信仰一樣。當中每派理論又自然各有一些沒能處理得當的問題,跟”何謂文學”一樣有待解決,但仍看不見放諸四海皆准定義出現的一日。這裡就不探討了。

當然,無論是現代或者傳統,打著作者旗幟將自身詮釋指稱為作者本人意圖的讀者都早該滾蛋了。不過這一開始就排除在專業討論階層/範圍之外,向來不具討論價值。一筆帶過而已。

  20
评论
热度(20)

© Fehn | Powered by LOFTER